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

一堂教孩子如何聊天的人際關係課

「可……可惡……」

我對著全班說:「為什麼每個人都跟我說好喜歡這個『聊天課』,期待老師再上一堂這個『聊天課』?……那為什麼平時我用心備課、在課堂上講得嘴角全泡(台語),都沒有人告訴我你們有多喜歡、有多期待呢?」

全班笑得花枝亂顫,這個不起眼的『聊天課』,竟然引發孩子們的高度興趣,真是讓我始料未及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事實上,會安排這堂課,主要是想要改善班上孩子們之間的人際關係。

這班孩子本性上雖然乖,但男生、女生之間壁壘分明,很少有互動;女生之間的小圈圈也讓我好難突破。心想,該是讓這老掉牙的班級經營課程浮出水面的時候了。

於是我在黑板上寫上「來上一堂聊天課」這幾個大字。

「聊天課?」孩子們詫異的問。他們大概滿腦子想著可以亂講話到海枯石爛至死方休吧?

我說:「聊天課,不是放任你們自己亂聊,是要來學如何聊天。與他人一次好的聊天經驗,將可以為我們獲得諸多好處。」

「就像老師常和你們分享的這句話:『每一次與人溫暖的接觸,都能為自己帶來良好的人際關係。』有些人會讓旁人很喜歡親近,覺得和他聊天很有趣、收穫滿滿,這正是一種能力,需要好好練習的能力。」

於是我在黑板上寫下幾個與人愉快聊天的重點:


#營造愉快的氛圍

☆眼神、表情,都要投射給對方一種舒服與尊重的感受。

☆眼神尤為重要,好的傾聽者會注視著對方的雙眼。

☆但若自己這樣會感到緊張,可以看著對方的眉心即可。

☆表情要面帶微笑,並不時給予點頭、笑聲、驚訝等輔助肢體動作。


#讓對方多談自己

☆話題以展現自己的好奇心為主,提出一個你最感興趣的話題,讓對方可以多談談談他自己。

☆如果對方滔滔不絕的談論他自己,就代表這是一個好的話題。

☆千萬不要用是非題來問,而多一些開放性問題。

☆但也要切記,不可以問太過私密的問題。


#話題要有拋接球

☆當對方問了一個問題,等於是作了一個球給你,你應該仔細的回答,並且也要適時的向對方問一個好問題,再把發言權丟還給對方。

☆例如,你可以回問:我也很好奇你的想法是什麼?你也有過相同的經驗嗎?

☆千萬不要當「句點王」,把話題用簡答題回答完,就悶著不講話了。


#持續的傾聽_提取重點_追問

☆好的聊天經驗,是因為有好的傾聽者。

☆多數的人都愛談他自己,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聆聽即可。

☆適時的在對方談話過程中提取重點,從中再追問、深化我們的談話內容。

☆這樣可以將我們的對話內容更加精緻化且更有深度。同時對方也會覺得被重視,感受到你對他的好奇心。


Round 1

介紹完這些聊天策略後,就讓孩子分組練習。

我說:「現在請找一個你不太熟的同學,找個舒服的位置坐下來,運用黑板上的這些策略,和他們好好聊聊天吧!」

孩子們先是一愣,但仍是乖乖配合,找了平時較沒有互動的同學進行聊天課。五分鐘過去了,教室裡四處傳來笑聲,顯然剛才他們有了一次蠻愉快的聊天經驗。









Round 2

我說:「接下來,再換一位同學。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,你們找的聊天對象,男生只會找男生,女生只會找女生。現在請男生找一位女生,女生找一位男生,再次進行你們的聊天課。」

教室內發出陣陣的哀嚎聲,好不容易,全班男女生都分組完畢,坐下來開始進行聊天課。

有些孩子馬上搶得發言先機,滔滔不絕,這些都是平時在班上好人緣的孩子;而平時對班級事務較冷漠的孩子,則是有一搭沒一搭回話著。在一旁的我,深深感受到聊天真的是一種需要好好練習的能力。

不過當話匣子真的打開後,連不擅與人交談的孩子,也可以開始與人互動。我看到平時不苟言笑的酷哥,竟然會耐著性子聽對方說話,並適合給予一些回饋;連平時耍自閉的孩子,也能被對方好好的照顧……這些畫面讓人看了忍不住微笑著。











Round 3

五分鐘結束後,我說:「那麼,再來一輪吧!再找一位異性同學來聊天,這位同學是從五年級到現在,你從來都沒有跟他有互動、聊天過的同學。」

教室裡又再度哀嚎聲不斷,不過,「練習」真的是學習的好朋友,大多數組別很快就上手了。我驚訝的發現,平時在課堂上說話小聲到難以分辨的女孩,也能與同學輕鬆交談。

其實,很多時候孩子們感到緊張或焦慮,都是源自於未知與不熟悉。但幾次練習後,當發現了其實也沒什麼的時候,反而能夠用平常心來看待。











五分鐘後,我喊停,不少孩子直呼可惜:「老師,每回我都還沒聊夠,時間就結束了。」

我問全班:「你覺得剛才聊天很愉快的人請舉手?你覺得收穫很多的人請舉手?你覺得原來對方和你想像得不太一樣的人請舉手?」

大多數孩子都舉起了手,原來,孩子們自己都感覺得到。當我們真心與他人互動時,將有機會獲得一段寶貴的友誼。

今天孩子們的聯絡簿裡,滿滿的心得與回饋。孩子們都懂老師的用意,也感受得到自己的轉變。







看過有些班級內,老師很認真於教學,但班上經常有爭吵和排擠的問題出現。其中最大的問題,就是在於「老師忘了幫忙營造溫暖、安全的教室氛圍」,沒有將散落的每位孩子凝聚成有歸屬感的團體。因此總是疲於奔命,整天處理個體與個體之間發生的問題。

而我想做的就打破他們之間的隔閡,創造一個又一個善的連結。跨出了自我設限的圈圈,感受到對他人的好奇心。

而當每個人都曾經與他人有過溫暖的接觸後,冷漠與對立就會被融化,整個班級就會慢慢的凝聚成為一個具歸屬感的共同體了。

(今天又再次實施了一堂聊天課,為孩子們分析了聊天效果較佳的話題,不過想在此先停筆,明天來看看孩子們怎麼說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