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

選舉結果,說服,需求論

雖然我也是追「藍白拖」選舉結果追到半夜兩點的傻蛋,但對於選舉的本身,我倒有一些些不同的看法。

先不管這次的選舉結果,是台灣人民對民進黨執政的期中施政成績單。多數縣市長選舉結果豬羊變色,公投的各項結果,幾乎都與接下來要推行的各政策背道而馳。

這次的選舉,其實是選「誰能解除我們心中對於生存的恐懼」。

因為多數的群眾,著眼的並非更高層次的理念,他們只想獲得三餐的溫飽,甚至只想呼吸一口乾淨的空氣;至於反同、同婚、性平教育這些公投,則引發人們心裡對於家庭結構崩解的疑慮。對於心裡恐懼或憤怒的普羅大眾,高層次的理念,其實只是口號而已。



馬斯洛的需求論,很明白指出:最底層是「生存需求」與「安全需求」,在最基本需求未獲得滿足前,很難顧及更高層次的需求,如「尊重需求」或最上階的「自我實現需求」。我的臉書同溫層大多數都是三餐可以溫飽、有理念、從事自我實現工作的族群,與絕大多數每天擔憂生存危機的族群是截然不同。

政治,其實就是「管理眾人之事」。眾人就是多數的人,同溫層之外的普羅大眾,如果執政當局還是把政黨當成幫派來串連,忽略多數人民的生活基本需求,那麼四年後翻盤的還是另一個族群。

其次,我想要說說「說服」這件事。

很多年前,我就覺得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山頭看待事情,認為自己是對的、別人是錯的,認為自己才是受委屈那方。但這種各持己見的溝通方式,根本無助於說服對方。

真正有效的「說服」,不是情緒勒索,不是激烈的爭辯,而是走下自己堅守的山頭,帶著同理心的傾聽,用情感去影響對方。

任何的辯論,不會愈辯愈明,唯有傾聽對方的理由再來思考對方的需求,才有辦法也讓對方願意傾聽我們的聲音。

如果在我們的身邊有這些受苦的靈魂,看久了,聽久了,我們自然而然會多些柔暖與同理,無需透過爭辯,也能成功喚醒對方的情感。但若對方的生活經驗只有在乎生存基本需求或堅守信仰核心價值,再多的說服,也只是淪為口頭之爭的對立罷了。

對於選舉和公投結果不滿意的友人們,請無需憤憤不平,這些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過程。沒有深蹲十年的神話,沒有永遠的政黨與核心價值,只有不斷的改朝換代、不斷的更新我們的思維而已。

學會看到多數人的基本需求,用同理的傾聽來溫暖對立的聲音,這才是我們很期待台灣人在一次又一次的選舉中,所學到的寶貴一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