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

找出循環的盲點

不過現代孩子經常出現這種「在學校表現出既優秀又乖巧、在家卻和父母頂嘴出言不遜」的極大反差,透露出幾種訊息:
1.幼時親子互動時我們常忽略細節,因此負面影響不自覺的擴大到現在;
2.父母沒有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修正大人的教養方式;
3.應儘速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有效方式。

我也提醒這位媽媽:「孩子會有這麼大的反差,也應留意你們和孩子之間相處的模式。一是孩子習於用哭鬧來表達,一定要教會他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;二是我們要理解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,試著聽懂並同理他的需求;三是也要明白讓孩子知道,可以表達內心想法和情緒,但還是要記得面對的是自己的長輩,態度上要適切,不該出口的話語一定要謹慎。」

隔天我把這孩子找來,這孩子還是一副乖巧、又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形象。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,他一副不好意思又笑嘻嘻的說:「…….我知道媽媽有打電話啊,她在打電話時我在旁邊……我就是忍不住想生氣嘛……就會一直哭、一直哭到我睡著為止……」

我說:「還記得我們最近練習的『轉念』技巧嗎?在哭的當下,有沒有試著告訴自己要用比較正面的想法來取代當下不好的想法呢?」

於是我們師生一來一往,教他用「和自己聊天」的趣味方法,去找出自己當下的情緒,接納自己情緒的起點;並且用比較正面的想法,來紓解當下的情緒;並且也教他該面對爸媽時,如何適切的表達用語。

再隔一天,又遇到這位孩子,我問:「昨天還有哭哭嗎?」
「有哭了一下下……」
「那你有跟自己聊天嗎?」我問。
「有啊,聊完天我就不哭了。」孩子笑著說。

其實這樣的方法,可類推到各種孩子的問題:頂嘴、說謊、打人、不喜歡學習、沉迷電視與網路……。讓孩子和自己聊天,說穿了只是一種轉換立場看事情的策略。在學校裡,老師只能協助孩子找到和自己自處、和父母溝通的方法;但是無法重現家裡衝突產生的情境,因為孩子的情緒,往往反映的是親子衝突發生時大人的言行。

但最重要的,還是父母在家中面對孩子的態度與方法。要找出彼此循環的問題,接納孩子的情緒,並且也要教他們適切與正確的表達想法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