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

「大人做得太多,孩子反而學得少!」

「大人做得太多,孩子反而學得少!」這是我當老師多年,心裡很深刻的感受。

例如:當老師善意的幫孩子影印這學期功課表時,下學期孩子可能會反問老師:「為什麼這學期的功課表沒有印給我們?」但是若我們把它變成好玩的「功課表設計比賽」時,反而能看見許多絢爛的創意併發出來。

也因此,在指導孩子的過程中,我們總要去釐清:哪些事情是孩子本來就應該做、應該學的?或是他們自己做了後,能激發出更多的潛能出來?而哪些又是我們大人非幫他們不可的事情?

這不是一種推諉的心態,判斷點全是圍繞在「孩子是學習的主導者,而我們只是持續維持他們高度學習興趣的協助者」上頭。

在家中也是如此,爸爸媽媽們可千萬別做得太多,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:

別幫孩子洗學校餐具,這會剥奪他們養成自律、愛乾淨的生活習慣。

別幫孩子整理書包,這過程是在訓練孩子生活更有條理化。

別幫忙孩子寫功課,也別每天催促孩子去寫功課。這樣孩子永遠也不會也明白寫功課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,當然也學不會有效率的分配讀書時間。

「大人做得太多,孩子反而學得少!」話雖如此,大人們要為孩子做得可多了,但要做的是大人們應該去做的部份:去思考怎樣去引導出孩子的做事能力,與尊重他人、尊重自己的態度。

不出手代替他做事,但要教孩子怎麼做;以及在一旁陪著他們一起做。訓練他們把事情做仔細,教他們如何做事更有效率,也培養出他們對生活的責任感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