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蒙特梭利的教具,很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,可以自己動手做,所以阿晴剛進來學校沒多久,在家裡她會說,我用身體排成一個ㄅ,出門玩的時候,會撿地上的小石頭排成ㄇ,這樣她的學習就跟生活結合了,而且她也找到樂趣。
所以上小學前的年齡,最重要是打好基礎,是關於對這個世界產生興趣、產生好奇心的基礎,有了對事情的興趣,學習就會自動自發,不只是小學,甚至國中高中到成人,都需要一股興趣。
我覺得這裡的老師很有耐心的引導,就可以讓小朋友慢慢體會到學習新事物的樂趣,我是覺得這樣就非常足夠了~ 謝謝~」
回到家後,想了想,自己還少講一個部份,就是生活常規的建立。
怎麼就沒有家長會問「老師,她會不會學習到怎麼跟同學合作和分享?」「她可以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嗎?」「她會學到幫助同學嗎?」
因為不能量化,所以就不去重視嗎?
還是覺得「長大自然就會」??
我覺得人的一切行為,都是模仿、學習、創新,要是沒有大人指引,那好的常規、好的個性,也很難自己憑空出現.......
所以我不要求阿晴要會寫注音,但我會在乎她可以自己把飯吃完,吃完會幫忙收碗盤。我不要求她會念多少英文,但我在乎她跟別人說話的禮貌。
我希望她能打好為人處事的基礎,希望她能發現這個世界的各種趣味,希望她漸漸幫忙做家事,希望她遇到一些挫折,然後從中學習,希望她學會處理生氣、難過的情緒,希望她有愛心有同理心有責任感。
有些家長面對小孩子要學習的生活規矩,就會覺得「她還小!」,但面對小孩子要學習的學科、才藝,就覺得「越早越好」。
我覺得恰恰相反才對,常規要從小建立,而其他的可以慢慢來~
全文看到這裡的人,真是太厲害了!不枉我這麼認真打了一大串,在此感謝!感謝! ^^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篇真讓我心有戚戚焉,這是一位有智慧、心臟很強的媽咪。現代的爸媽都太焦慮了,懂得慢學的哲理、一步一腳印等待孩子長大的媽咪,真的需要給她好好的拍拍手!
當老師這些年,總覺得現代的家長太過於焦慮,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,因此幼兒園總是先教了許多知識與背誦,而小學則是天天到安親班、補習班報到。很多該教的生活習慣與禮節,都在時間壓縮下被忽略了。
但是很多孩子的問題,都是源自於教養時間的不足。例如孩子不懂如何與人相處,例如孩子總是愛抱怨、愛頂嘴、不懂得心存感恩,例如孩子總是粗心出錯、迷迷糊糊......
一直以來,我們夫妻總是把小ㄙㄨ姑娘當成生命中的陪伴。既然她是來陪伴我們的貴人,我們有責任要把她教好,因為有一天她會離開我們,我們得自問究竟已經教會她面對未來的各種能力了嗎?
當孩子小的時候,請多陪伴他,那麼他的心就會更柔軟,也知應對進退;當孩子小的時候,就該讓他多接觸新事物、多留時間讓他玩,那麼他就會有足夠的創造力面對未來的世界,有膽量去面對全新的體驗;當孩子還小的時候,就該讓他身體力行去負責家事、去訓練他的規矩,長大後他才會有獨立生活的能力,才能用感恩心面對父母所給予的一切。
優異的學習成績,其實只是一種表象;更深層的,其實還是自學能力的努力,以及良好態度的堅持。沒有好的態度,沒有好的能力,就無法堆疊出傲人的學業成就。
孩子小的時候,我們無須揠苗助長,我們要給予的是愛的陪伴;是很細微的觀察他的需求,找出最適切這孩子成長的方式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